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4年以来,鄠邑区甘河街道丁村借鉴胡家庄村议事协商“四段八步法”工作经验,在乡村治理上不断探索,推出丁村“有事好商量”村民议事协商机制,从“了解民意、广纳民诉、汇聚民智、解好民忧”出发,办成了群众所思所愿、可触可感的实事好事——修筑丁村生产路。
“出村的生产路常常泥泞不堪,尤其是雨水冲刷过后,路面变得湿滑、泥泞难行,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作为丁村村民外出、回家的必经之路,丁村生产路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车辆碾压,致使原本光滑的土质路面早已坑洼不平、颠簸不已,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扰,但由于群众对修路意见不统一、缺乏资金等问题,导致修路项目长期落不了地。
了解民意,搭建民意直通车
丁村建立由党组织领导,村委会具体负责,村监会和村民代表参与监督,各类协商人员共同参与的村民议事协商机制,通过“线上+线下”民意征集平台,了解到村民对这条路与日俱增的不满和愈发高涨的修路呼声。为顺应民意,村民议事会通过微信群、入户走访、民主恳谈等方式详细了解登记了村民对修路一事的具体需求,汇总整理后,形成《修筑生产路村民意见建议》并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公示。
广纳民诉,筑牢民心连心桥
在充分尊重村民各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村“两委”组织召开民主恳谈会,邀请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片区网格督导员、村民代表、村里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参加。“硬化路面是好事,但咱农村人本就不宽裕,哪里拿得出修路的钱?”“赶紧修路吧,尤其下过大雨,路面被大车碾压的更加高低不平”......大家各抒己见,经过多次协商,结合公示期满最终确定的《修筑生产路村民意见建议》积极发言,最终确定了硬化道路的协商方案。
汇聚民智,绘就发展同心圆
意见统一了,路怎么修呢?村“两委”按照协商方案组织召开丁村“有事好商量”议事协商大会,邀请村民代表、农业专家、街道包片干部、相关单位业务负责同志参加。农业专家根据土壤特性,提出了相应硬化建议,以确保道路的耐用性和安全性;村民代表收集各组意见,各户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自愿捐款;甘河街道、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也表示将积极对接,全力支持丁村生产路修筑工作。最终在大家充分的协商和讨论下确定了详细的修路计划:资金方面,由区农业农村局匹配资金作为实施主体,鼓励全村村民自愿捐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施工方案上,决定拓宽路面,铺设水泥,在确保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的同时,还要保证道路的耐用性。
解好民忧,共谱和谐新篇章
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及全体村民的监督下,经过村民们和专业施工队数月的艰苦奋战,一条长270米、宽4.5米的崭新公路终于呈现在村民眼前。路面宽阔平坦,水泥坚硬结实,村民们走在新修的公路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回家的路是平整的、安全的、更是幸福的。村党支部书记激动的说到“这不仅是一条群众的出行路,也是一条群众自治的新道路!”。
下一步,鄠邑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以胡家庄村议事协商“四段八步法”工作经验为范本,在全区进一步推广经验应用,不断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各村治理新动能,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牌”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局面,努力绘就大美乡村新蓝图,为“诗画鄠邑、品质新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