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春风忆英烈 思念满长安 西安市“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示范活动在浐灞国际港举行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4/03 09:49 阅读量: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4月2日上午,“春风忆英烈思念满长安”——西安市“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示范活动在西安浐灞国际港长安书院圆满举行。

  本次活动由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西安浐灞国际港宣传文体局、西安浐灞国际港文明办、西安浐灞国际港教育局主办,西安市长安书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协办。通过文艺展演、手工体验、文明倡议等多元形式,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移风易俗,为市民群众呈现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时代新意的清明文化盛会。

  精彩文艺汇演 致敬先烈精神

  活动在温婉的开场舞《春日宴》中拉开帷幕,舞者以优雅的舞姿演绎春日的生机盎然。随后,西安市浐灞第一小学学生带来合唱《祖国有我》,以铿锵有力的歌声,唱响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古典舞《采薇》舒展水袖,以曼妙身姿演绎千年诗情。快板《浐灞国际港新风颂》以朗朗上口的节奏,细数区域发展成就。“文明花开千里香,幸福生活万年长”的唱词,生动诠释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图景。

  红色主题贯穿整场演出。诗朗诵《英雄》、经典红歌《映山红》唤起观众对革命岁月的追忆;西安市浐灞第二十一小学学生生动演绎课本剧《珍贵的教科书》,再现战争年代师生以生命守护课本的感人场景,传递“知识即希望”的信念;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学生带来诗朗诵《觉醒年代》,展现莘莘学子对祖国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高新一中陆港小学学生带来合唱《卢沟谣》,以清澈童声传递爱国深情;高新一中陆港小学教师带来合唱《祖国不会忘记》,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歌声中饱含对无名奉献者的崇高敬意。

  非遗武术表演《中华红拳》点燃全场。来自西安浐灞国际港新农小学的少年们打出刚劲有力的一招一式,精神面貌昂扬焕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不仅是中华武术的重要一脉,更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筋骨与气节。带队老师潘朋飞表示:“希望通过学习红拳,能够让孩子们感悟先辈的坚韧品格,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同时也把这项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多重文化体验 浸润节日内涵

  活动现场,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暨西安市“秦人之星”道德典型宣讲团成员孟阳作《坚守初心践使命,移风易俗焕清明》主题分享,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验,介绍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志愿者宣传、集体公祭等措施推广文明祭祀,倡导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绿色祭扫方式。

  “清明节起源于哪个朝代?”“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哪一位历史人物?”……清明节传统知识问答环节点燃了观众的热情,纷纷踊跃参与、举手抢答。

  活动还设置了手工体验区,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点。“竹下寄思念”活动中,孩子们用竹条编织寄语卡,写下对先辈的缅怀,悬挂于竹林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巧手品春味”活动区域,青绿色面团整齐摆放在桌子上,红豆沙、蛋黄等馅料香气扑鼻,家长带着孩子包好一个个圆滚滚的青团,体验“舌尖上的清明”。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们更加明白了清明节的意义,感受到了崇尚英烈、学习英烈的浓厚氛围,我们要继承伟大理想、汲取奋进力量,努力学习,争做时代新人。”来自西安市浐灞第一小学六年级六班的学生陈一鑫说道。

  “以文明之举传承文化,以绿色之心守护家园。”活动最后宣读了《清明节“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倡议书》,呼吁市民以鲜花祭扫、亲情信箱等绿色方式替代焚烧纸钱,倡导“厚养礼葬”的理念。下一步,西安浐灞国际港将依托长安书院等文化地标,创新载体与形式,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弘扬传统文化,于培育文明新风里凝聚精神力量,为建设美丽和谐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

编辑:高蒙

5000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

您好呀,有什么可以帮您? 期待与您互动!

机器人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