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持续开展“生态助企”专项行动,以贴心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高质量发展加力赋能。通过创新执法监管方式等一系列举措,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政务服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上门送策:精准服务破解企业难题
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经开分局以“送法入企”等活动为抓手,变“企业上门”为“服务上门”。工作人员深入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详细询问了企业在绩效升级、环境管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读相关政策,并对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保证主动服务、靠前帮扶、负责到底,为企业补齐污染防治短板。引导企业自觉承担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强生产全过程环境管理。
政策赋能:以环评“减法”换发展“加法”
“环评豁免政策太给力了!我们扩能项目节省了1-2个月时间和4万元成本,直接提前投产抢占了市场!”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难掩喜悦。这一变化,源于环评豁免试点政策在经开区的落地实践。
按照省厅相关要求,西安市出台涵盖4大类11小类的环评豁免试点方案,明确豁免“门槛”。3月份以来,经开区已有两家试点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除延锋外,西安艾泰斯热系统有限公司也将省下的环评成本投入研发,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纷纷点赞:“这政策真是帮我们卸下了‘包袱’,轻装上阵更有劲!”
豁免严管:放管协同守牢生态底线
环评豁免不是“一放了之”。近日,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分局联合省市单位组成专项调研组,深入延锋、艾泰斯等试点企业开展“零距离”调研,通过座谈交流与现场勘查,实地调研环评豁免试点政策落实情况。这场“零距离”调研,既见证了政策为企业带来的的红利,也为下一步优化服务、强化监管找准了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环评豁免仅简化手续,企业环保主体责任丝毫未减。经开区在为企业出具回函时,明确要求落实环评“三同时”制度,制定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的监管机制,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实现“放管服”改革与环保底线的双向守护。
近年来,西安经开区以更优服务为企业减负松绑,以更严监管守护生态环境,倾力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从“上门送策”到“政策找企”,从“简化审批”到“强化监管”,经开区正以生态环境领域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服务有温度、监管有力度、发展有速度”的绿色转型路径,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