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
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
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图源:人民日报
80年后
天安门广场上铿锵有力的步伐声
和威武雄壮的钢铁巨阵
不仅展示了国威和军威
更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
落后就要挨打
唯有建设强大的工业体系
才能筑牢国防事业的根基
从而坚定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
图源:新华社、央视新闻
西安经开区建区30余年来
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
以满足行业重大应用需求为导向
坚定践行“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理念
打造了一系列重要产业平台
……
从产业“一穷二白”、底子薄弱
到西安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顶梁柱”
从没有任何核心技术优势
到“经开智造”托举“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
经开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对工业发展的执着与坚守
1993年,经开区在西安北郊开启了第一次出发征程
2000年2月13日,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如今的经开区
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智造未来,驱动强国梦
在西安经开区的广袤土地上,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这里,是“大国脊梁”陕汽集团与“零碳先锋”吉利汽车共舞的舞台,它们以创新为翼,以技术为帆,引领着中国汽车工业驰骋向前。
2004年5月 尚在拓荒中的陕汽基地
如今的陕汽生产车间
陕汽集团在经开区深耕20余年,不但在市场份额上稳居国内第一梯队,产品覆盖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围绕“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为代表的“新四化”加快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积极探索,突破了整车轻量化、高效节能等行业壁垒,逐步成为行业标准的引领者。
就在9月3日,陕汽研制生产的车辆装备与受阅部队一道如钢铁洪流般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2007年,吉利汽车在这里落地,建成吉利全球首个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超级智能“黑灯工厂”,作为国内整车企业的首个零碳工厂,新能源技改项目标杆,已经带动20多家零部件企业入驻,更打造了全球唯一奔驰smart生产基地,填补陕西省合资车型领域空白。
吉利汽车“黑灯工厂”
围绕陕汽、吉利两大整车企业“链主”,西安经开区建立起了涵盖整车、专用车制造以及动力系统、整车热管理、底盘系统、车身系统、汽车电子等汽车产业全链条的产业集群,打造了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具备了年产60万辆整车的产能。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生态圈
铸就大国重器的坚实后盾
从载人航天器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从国产大飞机到全超导核聚变装置——这些撑起国之脊梁的“大国重器”背后,闪耀着一个来自西安经开区的名字: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它不仅是材料领域的“国家队”,更是经开区多年来倾力培育的产业标杆。
多年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与经开区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目前已在经开区孕育出30家高新技术企业,引领形成了新材料产业生态圈。一句“世界材料看中国,中国材料看西安,西安材料看经开”,不仅是自信的宣言,更是实力的写照。
2004年11月,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奠基
如今的西部超导厂房全景
在经开区,西部超导于2003年落地生根,同年即摘得“国家级超导体与磁性材料应用实验室”称号,成为经开区新材料新能源领域首个“国字号”研发平台。2019年,西部超导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是西部地区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也是我国高端钛材及超导材料研制生产龙头企业。
隆基绿能组件工厂生产线
2015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光伏管理总部落户经开,从此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光伏行业的执旗者,主导国际行业标准。经开区也形成了以隆基为核心的高效单晶光伏电池、组件以及应用集成产业链,致力于打造集关键设备、电池、逆变、储能等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基地。
国之重器的辉煌展现
工业强国的时代宣言
正如陕汽托举起国之利剑,展现工业硬实力;西北有色支撑起苍穹之梦,彰显科技深潜力,九三阅兵中信息化部队的惊艳亮相,更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装备,勾勒出未来战争的新图景,昭示了数字经济的无限潜能。
经开区作为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全市产业发展主阵地,在数字化浪潮中,积极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当前正携手浪潮云、奇安信等行业龙头,推动高端工业软件研发、网络安全生态构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多个赛道数字经济项目落地,不断为经开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目前,经开区85%以上企业实现数字“触网”,超过50%的规上工业企业应用数字技术,全区数字经济呈现出基础能力跃升、特色产业集聚、融合应用深入的发展趋势。
广联达(西安)数字建筑产品研发基地
三十年如一日,经开区以制造为基、以产业兴城,汇聚了中国中车、西航集团、中钢西重、西电集团、泰富西玛、启源装备等龙头企业,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新能源装备、输变电装备、专用通用装备等领域形成了足以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集群。
2000年9月,永济电机西安捷力大厦奠基
2023年中车永济电机实景
当前,经开区已开启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建设新征程,持续打造以未来汽车、未来能源、未来材料为代表的“千亿产业”,坚持在做强做优主导产业上创新突破,进一步壮大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加速产业链、创新链“两链融合”,推进数字赋能,着力打造支撑“北跨”发展的产业体系。
回看九三阅兵,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集中体现;聚焦西安经开区,正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注脚。八十年栉风沐雨,三十载砥砺奋进,经开区定力如磐,以产业为笔、以实业为墨,在西安北部挥毫写下——“工业强,则国强”。
编辑: